top of page
Search

般若科技 船用螺旋槳挺進全球

Updated: Aug 17, 2022

2021-06-13 00:58:00經濟日報 / 記者宋健生/台中報導



般若科技相當重視產品與技術研發。般若科技/提供


般若科技成立35年,為全球水上摩托車及遊艇螺旋槳的主力供應商,300多名員工每年生產70萬顆螺旋槳,打造出年營業額近15億元的螺旋槳王國,也是全球唯一有能力幫世界引擎大廠ODM螺旋槳的製造廠,堪稱「台灣之光」。





近幾年,般若科技也積極朝多角化發展,除利用本身的精密脫蠟鑄造技術,自創品牌推出一體成形的鑄鐵壺及鑄鐵鍋,甚至在高雄興達港購地建廠,積極切入休閒遊艇的生產製造。


總部位於台中工業區的般若科技,工廠外觀與一般中小企業並無兩樣,但走進工廠才發現,這裡竟是全球最大的水上摩托車螺旋槳製造基地,甚至連總統蔡英文都慕名登門參訪,肯定般若是隱形冠軍企業。


目前,般若生產的螺旋槳,從最小的直徑只有10公分,到最大的超過50公分,使用的船舶則從5匹馬力小艇,到450匹馬力的大型遊艇。而全球水上摩托車市場一年有20幾萬台,般若的市占逾九成,休閒遊艇市場一年上百萬艘,般若則占了四成。




般若科技總經理林允進。記者宋健生/攝影


般若科技總經理林允進,不僅是公司的經營者,更是產品研發的核心人物。家住彰化王功漁港旁的林允進,從小看著漁船進出港口,很早就與船舶結下不解之緣;喜歡閱讀傳記的他,尤其對SONY創辦人盛田昭夫的創業故事著迷,也成為日後堅持做品牌的動力。


林允進後來進入東京大學船舶工學研究所。1980年,年僅30歲的他取得船舶工學博士學位。值得一提的是,林允進的博士論文「船尾形狀設計」,突破當時的框架,不僅提出改良船體設計理論,減少震動噪音,使得船舶推進效率提高10%,後來更成為貨櫃船的通用設計,可說對造船工業影響深遠。


林允進學成歸國,進入台灣大學造船系任教,一心想做船舶設計的他,認為在校園無法將理論應用於實務,於是在1985年帶全家回到台中,隔年2月創業、成立般若科技(SOLAS)。


林允進說,公司取名為「般若」,主要因為般若在佛學中代表的是智慧,這與公司生產科技性產品的理念不謀而合。創業初期,般若以生產銅螺旋槳為主,客戶鎖定台灣遊艇業者。不過,林允進很快意識到市場成長空間不大,而將目光轉向水上摩托車用螺旋槳。


林允進花一年多學習精密脫蠟鑄造技術,這種技術過去多用於車用精密零件,般若率先應用在螺旋槳上,不但優化產品輕薄性與精密度,更提升性能。林允進也在不鏽鋼螺旋槳的原料上做足功課。當國外大廠多半使用15%鉻、5%鎳的原料比率時,般若卻採用23%鉻、10%鎳,標榜在海水裡幾乎不會生鏽。


不過,硬度高的螺旋槳在海裡打到東西,很容易導致引擎受損故障。為此,林允進還發明一項專利,利用吸震橡膠包覆螺旋槳軸心,當螺旋槳打到東西時可以產生吸震效果,不致損傷引擎。


由於般若生產的螺旋槳品質優良、價格競爭力高,很快在北美市場打響名號,甚至連全球最大水上摩托車業者龐巴迪(BRP)都提出ODM需求。


然而,般若因為不同意無條件放棄專利,在1997年遭龐巴迪抽單,公司一度瀕臨倒閉。


所幸,林允進的妻子蔡秋琦將原本規劃成立的新廠脫手,暫時解除財務危機,也替公司爭取到時間,全力開發遊艇、快艇專用螺旋槳與推進葉輪,擺脫對單一客戶的依賴。


為了做出新產品,林允進從美國引進新機台,憑藉對螺旋槳模具的專業知識進行改良,研發出最佳的鋁合金熔湯鍛造技術,並開發出大小、材質、種類各異的螺旋槳模組。同時,般若將經銷據點由美國延伸至歐洲及紐澳。

176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新析生物科技

鑽石投資新析生技1.28 億元 助首創「可抓取式」顯微鏡試量產、銷國際-環球生技月刊 (gbimonthly.com)

bottom of page